育梦繁花路,德馨谱华章
在育人实践中,商务贸易系商睿园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度融入 “三全育人” 总体布局,将 “一站式” 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作为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突破口与重要着力点。通过不懈努力,成功重塑校生、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纽带,精心培育出 “共建 共治 共享”的师生紧密结合体,以学生社区为平台,全力搭建“一面旗、一章律、一盏灯、一路花 ”教育引导、高效服务、文化浸润的“温馨、平安、共享”的综合性社区育人成长空间,全方位推动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与高质量成长发展,致力于将商睿园打造成独具商贸专业特色的学生服务前沿阵地和充满温暖活力的精神栖息家园,探索出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育人新路径。
一、高擎党建引领之旗,深植稳固思想根基(一面旗)
商睿园始终秉持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高度忠诚,坚定不移地将党的教育方针贯穿于立德树人的每一个细微环节,让党建引领的旗帜高高飘扬在 “一站式” 学生社区建设的前沿阵地。由系部领导书记、主任亲自挂帅的 “一站式” 学生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凝聚起强大的建设合力。同时,积极组建党员先锋队,由党总支委员+党小组组长+专业带头人+辅导员党员组成,设置 “党员示范岗”,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的先进性在社区建设中熠熠生辉。
在思政教育领域,商睿园不断探索创新,力求提升铸魂育人的实际成效。紧紧把握建党日、国庆日以及开学、毕业等重要的时间节点,巧妙运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青马工程、 “三会两制一课” 等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定期组织开展党章学习、社区微党课等一系列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活动,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引导师生在思想的沃土里深耕细作,使 “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 深深扎根于师生的心灵深处,为课堂思政的深入发展奠定了稳固的思想根基。拍摄入党积极分子拍摄微电影《穿越时光的对话:传承革命精神》,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以小见大,生动灵活,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展现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风采,更成为了思政教育的生动教材。积极探索“党建 +”的全新模式,全力推动显性思政的有力引领与隐性思政的潜移默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营造出浓厚的思政教育氛围,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
二、高擎律章规范之旗,深植法治信仰根基(一章律)
在商睿园的一站式学生社区,大力推行 “知信行成” 理念。学生的 “四自” 制度(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与辅导员考核制度共同组成了社区制度建设的关键支柱,营造出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一方面,制度化实现规范管理。通过修订相关条例,建立长效奖励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形成正确导向,组建网格化学生队伍,定期培训心理委员和舍长等,指导学生开展各项工作。在学生 “四自” 制度方面,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组建多支管理队伍,鼓励学生群体承办特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我发展。
辅导员考核制度,则为一站式社区良好运转提供了坚实保障。通过全面且细致的考核体系,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业指导、生活关怀等各个方面的工作成效得以精准评估,促使辅导员不断提升工作水平,更好地陪伴学生成长,为商商睿园营造积极向上、严谨有序且充满活力的教育生态环境奠定了稳固基础。
三、高擎明灯照亮之路,深植前行信念根基(一盏灯)
商睿园积极推行 “653 育心铸魂工程”,全力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位。通过打造 “6 个课堂”,即理论课堂、掌上课堂、追忆课堂、专业课堂、服务课堂和文化课堂,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渠道和丰富的思想滋养。同时实施 “5个行动”,包括党团引领、心灵驿站、成长导航、社团风采和志愿服务,全方位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此外,借助“3 师辅导”,即思政德育教师、学业指导教师和辅导员,共同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一) 打造“6 个课堂”,齐助学生成长飞翔
1.理论课堂:在教师带领下每月开展主题团课,大学生通过青年大学生、主题团课和思政课,系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夯实思想根基。
2.掌上课堂:依托“学习强国”和“灯塔大课堂”,师生学习率达到100%,随时随地开启知识之旅,让理论学习融入日常点滴。
3.追忆课堂:组织师生定期参观红色教育和廉政教育基地,教工每年2次,学生利用寒暑假三下乡开展“追寻红色足迹”活动,在实地参观中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接受革命文化和廉洁文化洗礼。
4.专业课堂:全面落实课程思政,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巧妙融入专业教学,通过提升教师政治素养推动课程思政落地见效,已建立7门课程思政示范课,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向同行。
5.服务课堂:秉持“我为群众办实事”理念,全年开展志愿服务30余次,社会培训8次,技术服务10余次,让学生在实践中践行初心使命,增强社会责任感。
6.文化课堂: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各类文体活动,如歌咏比赛、五四活动、学雷锋活动等,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传递党的最强音,激发学生爱党爱国情怀。
(二)实施“5个行动”,同绘学生发展蓝图
1.党团引领:在党团引领下,系列活动蓬勃开展。微团课点亮青年思想之光,红色资源“一马三司令”现场学习,让红色基因植于心。高校以党建为标杆,凝聚奋进力量,鼓舞学子投身乡村振兴,用知识绘就乡村新画卷,于实干中彰显党团担当。
2.心灵驿站:学校创新搭建沟通桥梁,每两周开启一场“阳光沙龙”倾听下午茶,师生面对面交流,问题当场化解。后续借班会将解决方案广而告之,构建起线上线下、校系班三级联动的问题反馈宣传闭环。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举办心理健康活动7次,全方位护航学生成长。
3.成长导航:学长学姐经验交流会邀优秀毕业生返校,详述求职、升本、考研要点;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帮扶活动精准定位学子困境,教师家访携手爱心力量助力成长;社会实践挑战赛促学生组队调研、服务。
4.社团风采:条形码社团,利用专业优势,普及条形码知识;尚廉社举办廉洁文化征文、书画展,于校园播撒廉洁种子;直播社搭建校园直播间,直播带货,助力发展乡村振兴;演讲社通过演讲,传授上台经验,提高学生自信;田径社定期举办趣味接力赛,让同学们在奔跑中激扬青春、强健体魄;英语社开展演讲活动,提升语言技能;马研社组织理论研讨、红色故事宣讲,筑牢思想根基;各社团百花齐放,助力学子全方位成长。
2. 志愿服务:开展“青马志愿行”“党团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联合社区党组织,组织党团员走进社区,开展关爱残障人士、环保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30次。“我为群众办实事”10余次,“学雷锋活动日”“双报到”等进社区20余次,其中助残助农项目,同学们定期走进特殊教育机构,用陪伴传递关爱,奔赴田间地头助力农产品采摘与销售,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清洁校园行动中,大家手持工具,穿梭在校园各个角落,清扫道路、擦拭设施,让校园环境焕然一新,以点滴行动彰显青春担当。
(三)借助 “3 师辅导”,共筑学生成长之路
1.思政导师思想领航。系部书记、主任以新生“开学第一课”、专题报告、党团课、阳光沙龙座谈交流等多样化的形式,与学生深入交流20余次,用新思想领航学生成长。
2.学业导师学涯启航。通过“专业教师面对面”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思想引领、学业发展、项目实践等指导。通过共读专业书籍、面对面交流、小组研讨、参与技能竞赛等方式开展指导,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商睿园实施“学业导师进社区”项目,开展“科创竞赛”“ 产教融合”“访企拓岗”活动8次,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围绕专业认知、学涯规划、科研创新等主题开展活动3次。
3.辅导员导师成长导航。建立辅导员值班制度,健全辅导员进宿舍、进教室、进网络“三进”工作机制,坚持晚上请销假等学生安全管理制度,专职辅导员每学期谈心谈话覆盖每一位学生,重点学生谈心谈话2周一次,常态化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生活状态及发展需求。
四、高擎繁花引路之旗,深植绚丽希望根基。
商睿园秉承“事争一流 唯旗是夺”理念,带动学生育人育才成效,师生在多领域获荣誉彰显社区实力,师生在各个领域绽放光彩。商务贸易系管理高效,多次在学校考核中名列前茅;在技能竞赛方面,师生国家级、省级、市级奖项拿到手软,展现出扎实的专业功底省技能大赛一类赛中获奖4项,青教赛获二等奖1项,获山东省心理案例三等奖1项,立项山东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2门。开展电商客服、智慧快递、“快递员”职业技能等级评价等社会服务创收132万元。获“学校文明单位”“军训先进营”“学校文明院系”和“文明宿舍示范系”等称号。毕业生就业率96.5%,轻青助农实践团获“乡村振兴·青春笃行”全国示范团队;教科研成果丰硕,多项课题立项结题、国家级成果诞生;志愿服务更是亮点纷呈,荣获国家级优秀项目奖,助力乡村振兴成效显著。《校地共建育人才,双向奔赴共发展》电视片在淄博党建电视栏目播出,孵化出的“乡村U选-数商助农”创业项目获山东省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竞赛银奖。拍摄精品党课《数商助农 技能强国》,实践育人案例《数商助农 打造社会服务育人品牌》在《职教新视界》刊发。这些荣誉如同繁花一路盛开,不仅是师生个人努力的见证,更是系部综合实力的有力彰显,激励着后来者奋勇前行。
展望未来,商睿园 “一站式” 学生社区锚定了全新的发展航向。一方面,将矢志不渝地深化 “三全育人” 与学生社区管理综合改革进程,全方位、多层次地打磨 “一站式” 学生社区管理模式,使其日臻完善。通过精细优化管理流程、合理调配资源等举措,让社区运转更加顺畅高效,为学生成长筑牢根基。另一方面,持续发力推进有形、有感、有效宣传实体建设,以创新多元的形式,将各类育人元素巧妙融入社区环境,让每一处角落都散发知识与文化的魅力,奋力书写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扎根社区、蓬勃发展的崭新篇章,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添砖加瓦。